2007年3月10日星期六

平媒之疲

  在我个人的阅读体验里,对杂志的喜好是甚于报纸的,报纸太琐碎,太浮躁,而杂志则能在一定的时间缓冲中,塑造出自己的风格与个性,可以很坎普,很精细,它甚至还可以将一篇稿子雕琢到自己满意的程度。
  但是,很显然,报纸不行。
  尽管不少报纸成立了深度报道组,也花大力气打造副刊,但是,真正能够将深度与软度做到可以和杂志媲美程度的,仍是屈指可数。因为没有多少报纸老板能够容忍你一个月只写一篇稿,美编们也没有工夫将每个版面玩出设计之美,因为他们也得吃饭,让他们一天做一个版,显然是不实际的,除非美编很多,或者编辑费很高。
  回到杂志的话题上,我每期都阅读的杂志有《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南都生活周刊》以及《南方周末》(周报其实和杂志之间趋同大于趋异)则是偶尔购买。可以说我在杂志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大于报纸,并且对杂志的阅读较报纸更为持久。比如《南方人物周刊》,每期按时购买,这几乎成为了我的习惯,每次看到新封面挂出,必定会伸手掏钱。
  但是,当我阅读到78期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却出现,它开始并不那么吸引我了,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出现在《新周刊》的阅读上。一份杂志的持久不变的路数所造成的阅读的疲劳,必定是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全部。
  当我购买杂志以后,发现杂志上所关注的以及大量文章所阐述的,都是网络上被炒的热点,都是大量博客作者思考和争论的焦点之时,杂志内容的新鲜感必然丧失。比如《南方人物周刊》做的易中天专题、疯狂的石头专题以及张钰专题,其实都给人这样的感觉。尽管杂志也挖掘出了部分独家的东西,但是相对于网络上大量的、充分的信息,仍然是不够的,仍是粗浅的。如果媒体有向专家借脑的优势,但是,随着大量学者成为BLOGGER,他们通过网络能够更直接地与读者或网络交流,媒体作为中间人的作用自然也就丧失了。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让媒体人感到沮丧的现实。网络的出现,网络功能的进一步挖掘与延展,报纸的信息功能,其实已经逐渐被门户新闻网站所替代,而杂志的深度之长,同样面临着网络的进犯,反应敏捷的网络专题,学者与读者的直接互动,使杂志人在接触某个题目时,往往面临无路可进的境况。
  而网络杂志的出现,其制作精美程度不亚于杂志,甚至有超过的趋势。比如COLDTEA》,《W-ZINE》,设计水平其实已经在众多纸质杂志之上。如果说有读者强调纸质阅读的感情依恋,那么,随着大量年轻的、习惯网络阅读的读者成为社会中坚,以及往后更为年轻的阶层的出现,这一种依恋终究会不再存在。
  网络的出现,使报纸、杂志的广告收入不断缩水,如果说这是一种显性的、更容易引起大家警惕的状况,那么,在读者本身,网络的进一步的入侵,改变的也许不只是广告份额的问题,而是一轮新的危机的出现。
  也许会有人拿出广播之如电视的关系,电视出现了,广播并没有消失。是的,两者并存的现状确实存在,但是,很显然,广播已经成为社会传播体系中比较弱势的媒介。在当下,网络与报纸、杂志的关系,即使平面媒体从业者不断找出理由来树立信心,但是,当他在做一个选题时,却已经习惯了到网上看看,网络热点话题往往也是阅读率高、影响力大的好题目。
  有人可能会反驳网站大量新闻都来源于传统媒体,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当网站拥有采编权后,传统媒体所面临着的,可能是地盘尽失的危险,因为传统媒体所津津乐道的长处其实已经慢慢被网络所替代,号外之快快不过网站,信息来源提供者对传统媒体与网络已是相同待遇,传统媒体大量人才流向网络。而在这股风潮中,更危险是,传统媒体从业者在眺望远景时信心的丧失。(刊载于《知道》之“报馆杂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