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星期六

是档案,还是草稿?

  如果让你来做一份出版物,你会采用怎样的形式?会选用怎样的图片和文字?你是否想好了为什么要做它?有没有成为垃圾书的可能?要认真地做好一份出版物,我想这四个问题是应该事先弄清楚的。
  目前我正在琢磨这样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也在做一份出版物,更重要的是我读到了一本名为《80后诗歌档案》的新书。这本书的面世相当不易,2004年就已编辑完成,辗转多家出版社,拖延到今年才得以出版。这样的经历,完全可以成为书商的宣传卖点,诗歌出版普遍的不景气,应是出版受阻的原因之一,但当我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并非主要原因。
  《80后诗歌档案》从编辑的角度,是相当粗糙和不认真的,尽管封面的“红”很打眼,但是,这本书技术性的漏洞过多,严力为这本书所作评论《“80后”在“80后”》竟然在书后重复刊发两次。作为档案重要部分的访谈,本应是以提问呈现出诗人创作、生活的面貌,可成为诗歌之外的鲜活记录,编者也非常注重这一点,在每个诗人单元都会附有访谈,但是我所见大多数访谈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对郑小琼的访谈,从对话的问答方式,双方应是通过网络聊天软件进行的,访谈者天啊在问话中还留有“……《打工那个词》发过来看看”的语句,并且提问者缺乏设问技巧,不似采访,更像一场漫无边际的闲聊,提问者的自我表现更是让人不忍卒读。
  作为一本选集,编者应该站在怎样的位置?我想任何一名合格的编辑都不至于从书的版权页上跳出来占上一块地盘,丁成在《80后诗歌档案》中,显然是毫无顾忌的。对他的访谈,篇幅最长,在文本部分,八篇文章中,其中三篇文章的署名都为丁成。这不得不让人怀疑《80后诗歌档案》作为“档案”一面的真实性,在《编后》中,丁成开篇就指出:“既然叫档案,显然我们有输理这一代人阶段性写作的野心”,实际上,这是一个圈子式的档案,是丁成圈子内的诗歌出版物。诗歌界对“圈子”的讨论,已经是一个旧问题,但是作为一名诗歌集的编者,纵览全局时的客观和审慎,应该比混圈子的能力要重要许多,将一本名之为《80后诗歌档案》编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朋友圈中读物,实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这一切却丝毫不妨碍丁成在书中扯开喉咙“叫卖”,同样在访谈部分,丁成对《80后诗歌档案》进行了介绍,他说,“本书首次披露中国文坛持续数年之久的‘80后诗歌运动’的历史真相,……发表一些恭逢其盛,并参与创造了‘80后’这一耀眼文学符号的诗人诗作和历史性回顾。”甚至在封面上,编者还印上了“一代人的墓志铭和冲锋哨”,我不太能理解“墓志铭和冲锋哨”之如这本上的指代意义,但是编者确有不太老实的一面,我甚至看到了他们的分裂性。在阐释选择文本的标准时,丁成就说,“很多人的伪大气,伪抒情、伪崇高式的写作已经远远地朝想着一代人背过身去,和80后一代人没有任何关系,故本书最终还是放弃了这部分人的文本”,但是我读完书后所附文本,评论文字毫无落点,充斥着不同的概念,极尽悬乎之能事。
  当然,《80后诗歌档案》并非一本毫无价值的书,最起码编者将二十多位80后诗人打包呈现,省下了使用搜索引擎的工夫。搜索引擎有着冰冷的、技术性的客观和闷不作声,他不需要使用者拨开很多个人性的、圈子利益的云雾,在这一点上,80后诗歌档案应该是在互联网——这让我开始有点怀疑这本书出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