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时代周报》:橙化的南周?

  我最早听到《时代周报》的名字,是通过令狐磊,他当时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是这份报纸的执行主编,《时代周报》并不在武汉发行,我也就仅限于知道名字而已。后来没过多久,报纸好像都倒掉了,我一期也都没看到。
  今年下半年,《时代周报》开始实施复苏计划,办公地点就在和南方报业一路之隔的珠江新城,那是广州租金最贵的地方,照常例,那不应是一个报馆的区域。和杂志讲排场不同,报纸注重的是实际的盈利能力。《时代周报》选址在珠江新城,原因应该只有两个,要么他们拥有房产,要么他们需要急切地烧掉一笔钱。
  昨天偶然在报摊上发现了《时代周报》的试刊号,粗略一读,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从形态上,《时代周报》完全就是南方周末的橙色化,版面设置为新闻、财富、文化,即使定价也为3元。《时代周报》明显摆出的是和南周血拼的架势。
  在《时代周报》复刊中,实际上也在试图从广州大道中挖人,事实上他们也挖走了不少人,从记者、编辑一栏中看,有多个熟悉的名字。从试刊的呈现看,他们期望做的并不是创办一份报纸,而是复制一份报纸。
  不过,《时代周报》的重生之日显然没有选好,2008年铁定是中国报业最为艰难的一年,经济的不景气,新闻纸的涨价,众多报纸面临生死考验。在这个时候复刊,对于一个新报纸而言,称之为“难上加难”,丝毫也不为过。新闻业资金门槛抬升,《时代周报》的复刊被很多人视之为无法理解的烧钱之举,报纸经受网站的挑战,表露出了相当明显的颓势,当所有报纸都在寻找利润增长之路时,《时代周报》的投资人选择办报,应该不是明智之举。
  报刊经营的问题,可能会涉及一定技术,也有一些我从未涉足和不了解的地方。但是从《时代周报》试刊号的内容呈现上,我认为是极差的,头版的重头稿刊发的是《经济观察报》记者马国川采访吴敬琏的对话,《时代周报》在草创期都无法看守门面?《王志当官》一文明显地标题党作风,文题严重不符,《一个斗牛士的倒下》在文本上尚可,但是这样一个人是否值得做那么大,或者以目前的角度来操作是否合适,我觉得都是值得商讨的。
  或许我抓住试刊号来评价一份报纸,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时代周报》会在复刊号中拿出真动作,这也不为怪。如果《时代周报》能够在周报可读性偏弱的情形下,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这也是一件叫人欢欣的事情。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趣味问题,新闻周刊(报)在品质上似乎是非常不稳,不论南方人物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还是南方周末,新闻出品往往会有忽上忽下地荡秋千的趋势,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应该和新闻管制有关,但是,这显然不是品质下降的全部理由。我想新创的《时代周报》除了面对一个新报的所有问题,他也同样面临着老刊、老报的所有问题,前路艰难,我只能继续一旁察看了。